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院 > 学院新闻 >
紧扣“健康中国”战略 构建智能化护理教学新体系
更新时间:2025-08-05 10:36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全民健康需求,齐鲁理工学院医学院创新推出“智护未来”智能化护理实践教学体系,为推动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全新解决方案。随着国家“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和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社会对高水平、数字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需求日益迫切。齐鲁理工学院紧扣国家战略,成功开展“智护未来”教学改革,为新时代护理人才培养探索出新路径。

一、响应国家战略,对接行业新需求

当前,医疗护理行业正经历从“传统经验型”向“智能精准型”的重大转型。智慧医疗、远程护理、健康大数据等新技术广泛应用,推动护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行业急需既掌握扎实护理技能,又具备数字素养、人文关怀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传统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健康中国2030”战略对高质量护理人才的需求。

二、创新培养模式,构建智能教学体系

齐鲁理工学院联合多家医院与企业,共同完成“智护未来:护理学专业智能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该项目以新医科建设为引领,创新构建“需求导向、能力本位、数智赋能、人文浸润”四位一体的护理实践教学新理念,系统整合临床需求动态、数字技术融合、学生能力进阶发展和人文价值塑造。 项目着力破解传统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三高三难”困境,通过深化校企、校院合作,建成智慧教育云平台,集成六模块27个实验项目群资源,打造沉浸式、高仿真虚实互补的实训环境,突破传统实践教学的时空限制与安全壁垒。

三、实施四阶模式,建立智能评价体系

项目创新构建“四阶递进、虚实融合、人文浸润”实践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预学—课中实训—课后拓展—临床实战”四个阶段:课前通过AI课程智能体和VR情境实现个性化预学;课中借助情感化虚拟患者与高仿真设备开展“人机协同”决策与操作训练;课后基于智能分析报告进行精准反思与拓展强化;临床阶段借助智能化医疗设备进行实战应用。 同时,项目建立“全程无感、增值赋能”的智能评价生态,通过无感采集学生全过程学习数据,精准识别能力短板,实现个性化资源推送与教学策略优化。

四、取得显著成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项目实施五年来,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与就业率连续稳定在97%以上,就业岗位从传统医疗机构拓展至医养结合机构、健康管理中心、互联网医院等新兴领域。该项目已在省内外多家高校推广应用,成为新医科建设中的重要实践成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重要人才支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撰稿:张慧 编辑:李莹莹 审核:丁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