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回首往昔,我时长思索:怎么活也不过一百年,怎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的呢?最终我所得出的结论,便是阅读。
每当我埋首在书间,随着主人公那或是惊心动魄、或是缠绵悱恻的历程而心驰神往。时间仿佛被延长了,使我能在短短的时间里阅读完长达数十年的主人公的一生;时间又仿佛被缩短了,转眼间又是一天沉迷于其中就这样度过。每一次,当我沉浸在书中的世界,总会有一种类似于母亲的温暖围绕着我,令我感到无比的安心。
还是小学的时候,书籍就已经像是朋友一般陪伴着我了。我的童年并不是经常有父母陪伴的,处于工作的原因,我更多的是与外公和外婆一起生活。当两位老人的有限精力要用在照顾我的小表弟的时候,我则沉浸在了自己的书籍世界之中。跟随着主人公的脚步,我仿佛也来到了那个神奇的书中世界,我如同跟附着在主角身上的一缕灵魂,感情随着主角的悲喜而感同身受。而就是这样的我,由于老实而热爱学习,竟然收到了大人们的夸奖,对于懵懂的我来说,兴趣得到了很好的鼓励,于是我便在大家的支持下更加热衷于读书的爱好了。
那个时候,我常常会在放假的时候乘坐老式的绿皮火车去不不算太远的外地看望父母。当幼小的我坐上了火车,望着车窗外熟悉的车站渐行渐远的时候,可以想象的到我内心的不安。但当我抱紧了自己的小书包,感受到其中那书本特有的硬硬质感的时候,尽管还心存惶恐,却能感觉到朋友相伴的安心。每当这时,我总会取出书本,在老式火车特有的那种略显昏暗的灯光下津津有味的看上一路。这时我不再有独自一人的惊恐,反而会沉浸在书籍的乐趣之中。最终,我感到无论身处何处,书籍总会陪伴在我身边,读书成了我永远的兴趣。
到了升入中学,读书更是让我难舍难分。恋爱,也许会天长地久有时尽,阅读,却可以相伴一生到永远。随着知识量的提升,我开始阅读身边的一切,不仅是书籍,对于这个世界都仿佛第一次认识一般:在路上,我阅读各种招牌,思考它背后的内涵;在商场,我阅读各种商标,寻找它隐含的意义。虽然不是书籍,却在不断的增加我的阅历,而我的兴趣面也随之不断地开阔,然后反映在读书上。这次我便开始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从小说到传记,从诗歌到散文,如同久旱的禾苗遇到了充沛的春雨。我喜欢跌宕起伏的情节,我向往波澜壮阔的人生,我感受到古典的洒脱与豪迈,我体味着近代的婉约与惆怅。当我遍历各种书中的世界,竟然会觉得自己已经度过了那么多各不相同却又都多姿多彩的人生。生活中的阅历开阔了我阅读的宽度,读书的成果又何尝不反馈给我的生活?由于读过了大量有趣的书籍,我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尽管我不擅长运动,我却明白“智者向内寻求力量的道理”,每当遇到困难,我总能尽力思考出合适的解决办法。渐渐的,读书与生活水乳交融,我已经离不开读书的生活。
现在,我进入了大学的校园,读书自然的融入了我的生活之中,而选择的层面更是有所提升。每当大雨倾盆,我总会选一篇散文感受作者的剔透心境;每当阳光明媚,我又会读上一些史书品味历史的波澜壮阔;若是那风起云涌,我更是要朗声念上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心中满是气吞天下的豪迈!也许天气会影响出行,对于读书却是一种另类的调味品。不仅如此,当每天的时间渐渐推移,更会有不同的心境在变化:清晨,薄薄的晨雾被热烈的阳光驱散,太阳一如既往的从东方升起,我的心中感受到了《把信送给加西亚》里罗文那如太阳一般不屈不挠的顽强;上午,伴随着温和的阳光照在身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仿佛体会到了《岛上书店》里A.J.看到幼儿的玛雅时,灵魂的洗涤;晌午,阳光变得强烈起来,我又似乎看到了《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那隐忍二十年,爆发于一夜的、炙热的灵魂;傍晚,看到日渐西行,我心中浮现的是在《北京折叠》里郝景芳以科学与幻想构筑的残酷世间百态;夜里,当我仰望星空,我看到的是《三体》中,百万舰队出征的壮观与两艘战舰在无尽虚空中渐行渐远的悲凉。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生活与读书早已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我的生活就这样变得无比充实。读书,已经不再是“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方面,读书令我善于思考;而另一面,思考令我的生活变得有趣。于是,我的疑惑得到了答案,生活若想更加充实,读书无疑是最佳的路径。
15级汉语言文学二班 曹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