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杯茶,一盏灯,一卷书。
闲时沏上一壶茶,虽无红袖添香,指尖来回翻转间,在缕缕轻雾中捧起一本书,品着茶香,嗅着书香,反复咀嚼,品味每一个字,足矣。
丹青泼墨,遨游书海,于我,是一种乐趣。书到悲情处,我与主角融为一体,潸然泪下;欢悦处,我跟着主角旋转,跳跃;动情处,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泛起涟漪,为之动容,无以言说。
岁月悠长,我寄情于书。春赏繁花,夏观夜星,秋见霜菊,冬遇初雪。而我,只愿在书中遇见一个个的你。
我喜欢张爱玲,本质上冷而清冽的她,那唯美的文字如涓涓细流,直流我心,滋润我心田。尤爱她的《倾城之恋》,因为这是她笔下唯一温暖而琐碎的爱情,尽管这段情感的圆满是以一个大悲惨为前提,也许是见不得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吧。“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人,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但最终,一对自私的男女还是成就了一段俗世的真实爱情。我仿佛从中看到了她自己的爱情。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见了胡兰成的张爱玲,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快的,在尘埃里开出了花。从她的书中读也读不尽的柔情,如水浸漫我所有所有的情愫。读罢,她告诉我,在这算不上传奇的传奇里,只有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我喜欢三毛。她与荷西的爱情,令众人向往,遐想。《撒哈拉的故事》是她最美的年华最美的经历,亦是她与荷西最好的爱情见证。枯燥,平乏,提心吊胆,生命,在这样荒僻落后而又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地滋长着。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去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走这一遭!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其幸福的!荷西的逝世,给了三毛一个重大的打击。心醉了,梦碎了,徒留独角戏的心酸和疲惫。也许逝去的真实终究成幻影,也许坚强的背后流淌着涩涩的泪。但别忘了,爱的天国里有另一种地久天长。读她的书,就似读春季的鸟语花香,读夏天的电闪雷鸣,读秋天的寂寥悲凉,读冬天的冰封雪塑。时而柔情,时而澎湃,时而婉转,时而凄哀。
我喜欢鲁迅,不,更多的也许是一种崇敬。《在酒楼上》,《伤逝》等小说,阅读后可以发现他的小说具有一种内向性:它是显示灵魂的深的,鲁迅的目的正是要打破“瞒和骗”,逼迫读者与他小说的人物,连同作家自己,正视人心,人性的卑污。他创造的文学,不仅是“为人生”,而且是“改良这人生”的文学。《阿Q正传》中的阿Q正是对“精神胜利法”的批判与谴责,字里行间,满腔的愤怒似乎要喷涌而出,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喜欢村上春树,尤为喜欢《挪威的森林》。讲述的是渡边与直子的爱恋。渡边在两段感情的纠葛中失去所爱的痛苦后,逐渐摸索出了生活的本真。在繁杂荒凉的人间,请承认自己的孤独与自我和解。从书中我看见了自己,也看见了跨越时间的真理。同时它还告诉我,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我喜欢仓央嘉措,这位西藏著名诗人。翻开《仓央嘉措情歌》,一首首情诗映入眼帘。《那一世》呈现的美妙场景,记忆深刻。
那一日,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我并不喜欢崭新的和未拆封的书籍,而喜欢图书馆中被人多次翻阅后古色古香的味道。翻开的仿佛不是页码,而是历史的气息,沁人心脾,耐人寻味。仿佛能在墨香中体味人生百态,从流走的岁月里,翻开的书页中漫生着洁静的灯光,精致的词汇是一些精致而又自足的灵魂。
小时候读书,我可以在书中为美丽而可怜的灰胡娘找回她的水晶鞋,我可以在书中为朴实善良的小女孩买走她的火柴,我可以在书中为楚楚动人的美人鱼抹去她的眼泪。
中学时代读书,以古诗为重,穿越浩浩时空,去拜孔子为师,与孔子对话,接受孜孜不倦的教诲,“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去领略诗仙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滔滔气派,去感受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国情怀,去接受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去领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胸襟,用心聆听古代诗人动听的音符。当然,也曾沉溺于敬明的青春小说,在淡淡的忧伤中诠释青春,带着怀揣梦想的同龄人肆无忌惮的奔跑,然后坐在草坪上自由呼吸。在那里,我可以找到心灵栖息的小岛,那里存放着青春的美好以及无限的回忆与展望,去寻找那属于自己的明媚的忧伤,更有价值的生命。
大学时代读书,饥渴与四大名著。雄心壮志罗贯中,描绘智勇双全三国英雄;大方豪迈施耐庵,一百零八条汉子淋漓尽致;惩奸除恶吴承恩,妖魔鬼怪个个趴;多愁善感曹雪芹,凄凉惋惜《红楼梦》。
喜欢驶着一艘名为近代史学的小舟,回溯历史的潮流,将一本翻阅已久的古书翻开在桌上,发黄的书页上清晰地镌刻着淡远的记忆与情感,慢慢地,紧紧地,将一种心境,一种绵延一代又一代的心境,穿越岁月的风尘后,合订为线装本,被珍藏,被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