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圆满完成新学期任课教师岗前合格性评价

指导教师“全程在场”,“贴身指导”让评价更具实效 指导教师“传帮带”成最大亮点

发布时间:2025-08-22 10:37

“这堂气相色谱概论课讲授基础扎实、逻辑清晰,能够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建议教学内容添加应用部分,结合OBE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在讲解过程中穿插实际测定案例,让学生明白学习气相色谱的重要性与实用性。整体表现达到合格性评价要求,具备胜任后续正式授课的能力。”这是生化学院新入职教师高琳洁试讲结束后,作为指导教师的高燕,发表精彩点评场景。


image.png 

开课教师注重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为严格把控课堂教学入口关,夯实新学期教学质量基础,8月14日至18日,利用暑期及上班时间,我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评价方式,顺利完成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新开课、开新课教师岗前课堂学能力合格性评价第一阶段工作。本次评价创新亮点显著,全校新开课教师的近百位指导教师“天团”,全程在场,与督导专家一起,全程参与所带教师的试讲听评,让评价从单向考核转为双向赋能,既是我校“传帮带”优良传统的创新延续,又融入“贴身指导”的针对性,让评价更具实效,为青年教师成长注入强劲动力。


1756260955264718.png 

校院督导及指导教师深入实验室现场听评指导

我校开展岗前合格性评价工作以来,针对今年参与合格性评价的新入职教师人数较多情况,本次评价不同于以往的专家评审模式,首创性突出并强化指导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在场指导”“深度诊断”重要作用。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指导教师评价结论的权重占比,明确其作为影响最终评价结果的关键要素地位,真正让“最了解情况的人”握有评价话语权,使评价结论更贴合实际、更具参考价值。

同时基于过程性指导的深度诊断,跟踪教学进展情况,继续做好下一步成长指导帮助工作。教育学院院长郭峰对督导专家说:“指导教师提前3周就开始帮青年教师磨课,从OBE教学理念落地到数智化平台使用,逐页改课件、逐环节顺流程,评价时的‘合格’结论其实是日常积累的结果。”


1756260990457263.png 

课程设计更加图文并茂,赋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本次评价覆盖全校15个开课单位,涉及近300门次新开课、开新课。通过开学前集中评价、开学后随开随评两阶段推进,最终多数教师顺利通过。“合格线”背后是成长加速度,“得益于指导教师的帮助”被青年教师们多次提及,新教师们普遍感到受益匪浅。“从备课环节的教案打磨,到试讲时的节奏把控,指导老师的意见比单纯的评分更有价值。”医学院青年教师刘煜可说,“这种‘评+导’的模式,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智控学院青年教师张振福试讲《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课程获得专家组一致好评,其指导教师张顺如在评价中写到:“能够熟练进行试验台线路的搭建,较好遵循实验课教学流程规范。建议精简优化教学课件(PPT),真正理解教学课件赋能实验课教学的意义。”这条意见直接成为其后续改进完善课程的重要方向。“指导教师的参与,让评价从‘终点考核’变成‘成长驿站’”。


1756260997354110.png 

校级督导与对口院部在线点评指导

随着第一阶段岗前评价工作顺利完成,广大教师们紧锣密鼓地结合督导专家、指导教师建议,精心改进备课。督导组负责人表示,岗前合格性评价,聚焦“能否胜任课堂教学、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潜质”核心目标,通过融入指导教师参与评价模式,不仅把好教学“入口关”,守住了课堂教学的“合格线”,更让青年教师明确了“提升线”,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强”的目标初衷。下一步,将梳理本次评价中的典型问题与改进建议,联合各教学单位开展“靶向培训”,持续完善“评价-反馈-提升”质量监控闭环机制,为打造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筑牢根基。

撰稿人:王良军

信息员:刘其坤

审核人:马胜利


版权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齐鲁理工学院 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鲁公网安备37018102000736号 鲁ICP备15010726号-1